近日,一宗约 4.65 亿美元(约合33 亿元人民币)的交易震动医疗圈!
泌尿巨头莱伯利医疗技术公司(Laborie Medical Technologies)正式宣布与欧加隆(Organon)达成协议,成功收购其旗下明星产后止血产品 Jada。
此次交易总额包含交割时支付的4.4 亿美元现金,以及最高 2500 万美元的里程碑付款,估值相当于 Jada 过去 12 个月营收的 6.5 倍,预计 2026 年第一季度完成交割。此外,约 100 名相关员工将随业务并入莱伯利。
明星产品Jada:改写产后止血的创新利器
作为本次交易的核心标的,Jada 绝非普通医疗产品,而是一款颠覆传统的宫腔负压止血系统。
Jada的治疗原理是通过低水平宫腔负压形成吸附效应,即通过对子宫抽真空,在负压下子宫自行塌陷,子宫内壁压迫出血血管。在一项临床研究中,几分钟内即可观察到子宫崩塌,此后不久出血和子宫收缩便得到了控制。
这款产品的发展历程颇具亮点:最初由Alydia Health 设计开发,2020 年 8 月获 FDA 首次批准上市;2021 年被默沙东旗下业务板块欧加隆收购后,同年 10 月拿下扩展许可;如今已在全球 20 多个国家落地,累计帮助超 13.6 万名产妇,更被梅奥诊所等顶尖机构纳入标准化产后出血管理路径。
值得国内关注的是,Jada 已启动注册流程,并入选今年第八批优先审查名单,很快就能为国内产科带来新选择。
卖家欧加隆:深陷风波下的战略瘦身
欧加隆本是从默沙东拆分独立的女性健康制药“专家”,核心业务聚焦生物制药,涵盖生育、避孕、激素治疗等领域。
但近期这家企业正遭遇“多事之秋”:2025 年 10 月,首任 CEO 凯文・阿里因不当销售行为辞职,问题直指旗下避孕植入剂 Nexplanon 在 2022-2025 年间的超需采购与违规激励;消息一出,公司股价暴跌近 20%,美国商业和政府事务负责人也同步被解雇。
在这样的困境下,出售Jada 成了欧加隆的 “止损棋”。
由于Jada 作为医疗器械,与公司核心药物业务的研发、渠道体系差异明显,继续持有反而会分散资源、增加运营成本。通过此次出售,欧加隆不仅能拿到 2.25 亿美元回报,所得资金还将用于降债和优化资产结构,帮助企业重新聚焦创新制药主业,缓解当下的经营压力。
买家莱伯利:泌尿巨头的孕产健康新野心
莱伯利医疗是一家专注于泌尿科、产科等领域的全球医疗技术公司,在泌尿、胃肠、女性盆底健康及孕产新生儿领域早有深耕—— 旗下 Kiwi 真空辅助分娩系统、Koala 宫腔压力导管都是行业知名产品,2023 年还通过收购 Novonate 补上了新生儿重症监护的产品线短板。
此次豪掷33 亿收购 Jada,显然是莱伯利加码孕产健康赛道的关键一步。借助 Jada 成熟的临床数据和全球市场准入基础,莱伯利能快速完善 “分娩监测 - 产后管理” 的全周期产品链,形成 “产品 + 市场 + 人才” 的整合优势,加速抢占产科器械市场。
莱伯利CEO 克里斯・史密斯直言,参与守护母亲分娩安全的使命让团队自豪,期待 Jada 团队助力公司在产科领域的增长;欧加隆临时 CEO 约瑟夫・莫里西也认可这一选择,认为莱伯利的孕产健康积淀能让 Jada 在全球惠及更多母亲。
国内止血市场:外科器械百花齐放,产科仍缺“针对性方案”
目前国内产后出血防治市场仍以药物为主导,而外科手术领域的止血产品早已呈现“百花齐放” 的态势,但这些产品大多难以适配产后宫腔止血的特殊场景。
在止血材料领域,外科常用的可吸收止血海绵(如明胶海绵、氧化纤维素海绵),靠物理压迫与促进凝血因子聚集止血,多用于体表或小创面,却难以贴合宫腔复杂形态;止血粉(主要成分为壳聚糖、海藻酸盐)能吸血液形成凝胶血块,但在宫腔使用易有残留风险;常规款止血凝胶虽可均匀覆盖创面,无奈凝固速度较慢,难以应对产后出血的紧急场景。
止血器械方面,超声刀通过高频振动使组织蛋白凝固,兼具切割功能,可用于大血管止血及宫腔镜精准手术,却因缺乏针对性设计,对产后宫腔弥漫性出血适用性极低;双极电凝器依赖电流产热凝血,操作时需精准控制温度,否则易损伤脆弱的子宫组织;止血夹仅能夹闭小血管,无法应对产后宫腔弥漫性出血。
对比来看,这些外科止血产品虽各有优势,但都缺乏针对产后宫腔止血的“定制化设计”,国内市场长期缺少像 Jada 这样微创、快速、适配宫腔场景的止血器械 —— 这也意味着,Jada 入市后不仅能填补空白,还能为基层医院提供规范化的产后止血方案,有望重塑临床救治路径。
33 亿交易背后:医疗行业的专业化整合浪潮
这场重磅收购,本质是医疗行业“专业赛道聚焦” 趋势的缩影。对欧加隆而言,剥离非核心的器械资产是摆脱危机、回归制药主业的必然选择;对莱伯利来说,借助成熟产品切入产科赛道,是拓展女性健康版图的高效策略。
从行业视角看,Jada 的成功也印证了 “精准场景 + 强临床需求” 类创新器械的商业潜力 —— 这类产品无需复杂技术壁垒,却能解决临床痛点,正成为资本关注的新焦点。
而国内产后出血防治市场,也将随着Jada 的到来打破 “药物主导” 的单一格局,推动行业向器械化、微创化升级。更重要的是,这款优先审查产品未来能让更多国内产妇在出血危机中获得更安全的救治,对产妇生命救治的现实意义,远不止 33 亿的交易金额能衡量。
往期推荐